2024年1月6日-7日,由深圳大学主办的“非晶合金前沿科学暨制造和应用研讨会”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湖畔沙龙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和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我院副院长马将教授以及课题组教师梁雄、任帅、张振轩、刘晓俤和阮文清等负责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所汪卫华研究员出席本次会议,并致题为“非晶合金发展及思考”开幕发言。
会议期间,物理所柳延辉研究员作了题为“AI for Metallic Glasses”的报告,强调了应当围绕AI打造新的非晶合金研究范式,通过AI赋能非晶合金的设计与制造,实现非晶合金的进一步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张博研究员、周靖副研究员和柯海波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非晶合金的空间制造”、“新一代软磁非晶的研制及制造”、“原子制造”的精彩报告,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多尺度下非晶合金的制造方式,极大地拓宽了非晶合金材料的制造技术和应用前景。课题组马将教授做了题为“金属玻璃:从凝固到制造”的报告,强调了非晶合金制造与凝固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胡远超研究员以“数据驱动的金属玻璃为题”简述了机器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不应将数据统计与机器学习相混淆。物理所沈来权副研究员开展了题为“月球玻璃”的报告,介绍了如何从非晶材料和物理的视角来研究月壤的性能与属性,进而解决关于月球的天文及地质领域中众多争议问题。此外,物理所白海洋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非晶合金未来的几个发展方向,她的报告深入浅出、以生动的图像和简洁的语言清晰地解释了近期非晶合金中的几个重要进展背后的物理机制,包括非晶的弛豫、类液原子和优异高频软磁性能等,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宁波材料所高萌研究员、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赵少凡研究员、物理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曹乘榕研究员等优秀学者也通过短报告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究工作。报告结束后,汪卫华院士主持了讨论会,参会老师在讨论和会议总结环节积极发表了大量宝贵的感想和建议。
会议精彩留影
在与会专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会为非晶材料领域下一步发展的探讨提供了重要平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与,他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推动了学科的进步。此外,会议还为与会者搭建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各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学科的整体发展。本次会议也展现出我国在非晶材料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资源,这将促进相关领域取得进一步的长足发展。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提升了课题组材料学科国内外的声誉。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专家的交流合作,课题组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
撰稿人:李信,李路遥,任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非晶合金成型课题组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mgforming.com/conference-activity/6472.html